学科建设

科研论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论文 -> 正文

关于破解“两个难题”——以舞蹈专业教育为例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3年12月04日


一、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除独立设置的31所艺术类本科院校外,全国有70余所高校分别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一些民办高校也同时设立了艺术类高职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各省市仍在不断增设舞蹈专业,大批量拥有高等舞蹈教育学历的人才走向社会,在看似层次丰富,学历结构清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艺术院校与普通院校的舞蹈人才真正的区别在哪里?一些普通院校也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试图不断深化改革这一理念与培养模式,但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模式的形式同样需要经过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这些问题恐怕是大多数院校在设置舞蹈专业之初没有深入了解与思考的,甚至部分院校还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与总结,希望能够在探寻高等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的同时,体现个性培养原则。因此,互相交织,特色不鲜明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现状,个体的舞蹈艺术潜能也得不到长足的发展,纵观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仍然需要认真审视:

1 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清晰

目前我国高等舞蹈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多分为去下类型即:表演型、教学型、舞蹈创编型,还有表演型和教学型相互交叉的:‘表教合一’型。专业艺术院校主要培养和造就高、精、尖的高级舞蹈专业人才;师范类大学主要培养教育领域及专门从事表演与创编的各类高级人才,以宁夏大学为代表的诸多综合类大学和其他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群众文艺、文化市场管理及基层专业表演团体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事实上,上述培养目标在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中都出现了交叉或者兼顾的情况,除个别艺术类院校能够完成表演型、教学型与舞蹈创编型的少数人才的培养外,大多数的院校(包括宁夏大学)则无法完成上述人才的培养,其中人才的选拔、生源的质量是限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归因。因此,培养目标的定位需建立在对学科特征及其属性科学,理性认识的前提下,立足本校生源的特质,正确分析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出的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

2、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舞蹈专业方向的设置,源于社会与人才的需求,基于师资的能力与结构,而非人有我亦我。目前大多数的院校在舞蹈专业方向的设置上,盲目跟风,或为了扩招的需要,在没有师资、没有合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设施的情况下,增设了与专业艺术学院相同的专业方向,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与其它培养方向并无太大区别。课程涉及到课程领域,课程规划、课程编制、教学设施等方面,其设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决定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同时也是检测教与学活动的重要指标。受全国早期舞蹈教育体制的整体影响,我校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以专业院校为范本的,课程结果缺乏科学系统教学理论的指导。从2005年开设舞蹈专业以来,8年中,多见对某一课堂教学或者某种门类课程的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而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形式,一生成(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和个性发展)一表现(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的过程,尚未形成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构架,课程设置体系经不住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轨迹的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3、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切合实际

目前,我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期待或已引进个别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为目标,这些师资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学习背景与经历。在接受这些人才的同时也选择使用了专业院校的课程教材,学习内容大都相近。根本没有考虑到生源的差异、个体差异,如此的“教“与”学“代代相传,既不能实现因材施教,也不能彰显我区传统舞蹈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特性。

4、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有待改进

高等舞蹈人才的培养,评价体系有着与其他学科门类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教学的评价中,学期与学年内容与进度、舞种及风格、能力与掌握程度、表现力等,在艺术实践的评价中,实习,各层次分类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术科的结合等等都是对课程设置、教学质量、人才规格的检验。而在我校舞蹈专业中,这些环节的评价尚未形成鲜明的制度与评价体系,多数精力用在了教学汇报和艺术实践演出,或者是毕业论文的撰写,往往忽视了舞蹈人才培养的过程。因此,健全评价机制是舞蹈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此外,高等舞蹈人才的培养应当关注社会,舞蹈消费群体的评价,这些评价可以体现在艺术实践环节当中,也可以由社会团体或机构给予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舞蹈发展方向作出理性定位,并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理念及信息。对于毕业设计的评价,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专业方向不同、学生能力不同、侧重方向不同有选择的进行,而非大统一的毕业汇报演出或者规格相同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应是检验每一个高等舞蹈人才教育的试金石。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究重点,也预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目标。

5、教学方法与手段亟待更新

舞蹈是肢体的艺术,也是动态的艺术。“口传身教”是舞蹈教育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合理介入能够为高等舞蹈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直观、感性而全面的感受。我院舞蹈专业的理论课,大多数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授课,将较为单一的讲授课程,增加了大量丰富的图片,音频与视频的整合与链接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大量舞蹈视频的观看,能够把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固有的教学模式应当随之跟进,在认真审视已有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借鉴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建构出更能适合宁夏大学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一)人才需求与专业定位

我们从艺术教育的体制及培养目标上切入,从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艺术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面向下列几种市场的需求:

1、高雅艺术、民族艺术也就是专业艺术表演市场。培养目标位高、精、尖的艺术人才,这是艺术教育的主干系和高级形态,占有较重要的位置。

2、迅猛扩展的是社会大众文化艺术市场(包括企业文化和乡镇文化市场)这是广大社会成员直接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载体,需要一批又一批普及型的综合性的艺术人才区加以引导、管理、规范、普及和提高。

3、需求越来越多并具有很大一部分市场前景的各级各类学校、艺术师资市场,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普及和市场上进行管饭的审美教育以及全民族艺术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

4、文化艺术管理及艺术经纪人市场,这一市场虽然在艺术教育体系中刚刚起步,但在为市场需求及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他可以解决专家办学、内行治团,减少机构庞大、人采用中的弊端。

从上述人才市场的需求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向新世纪培养的艺术人才,原有的艺术教育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那种专业单一,只侧重专业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对综合性艺术人才的培养,是适应不了社会发展需要的。如何改?怎么改?谈谈己见,供参考。

(二)舞蹈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1、舞蹈训练体系建设

通过现状分析,舞蹈训练体系及理论研究方面,应当克服封闭的排他视角,要将其放在中国舞蹈以及世界舞蹈的大环境中去加以整体的认识和把握。研究确立中外舞蹈历史的舞种进行整体把握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而达到保存、丰富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舞蹈理论和训练体系(注:这里所指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舞系列)。

2、舞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体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思想教育体系和教学体系。要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中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结构,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区域文化选择等问题,使其更具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是培养众多高、精、尖高素质专业舞蹈人才的需要,是“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是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

3、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1)明确专业定位

a专业目标定位。更具舞蹈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应当坚持以“中等专业教育为基础,重点办好本科教育,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格局,并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形成舞蹈技艺型、舞蹈编创型、舞蹈教育型、舞蹈理论研究型不同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知识结构的链条。

b专业课程定位。应当建立以本民族舞蹈(包括宁夏地域特色,传统舞蹈)为主体,多元舞蹈文化相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舞蹈课程体系,以表教合一、表导合一、史教合一的模块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专业技能与文史知识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舞蹈教育相结合、技能教学与艺术创作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c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专业技能与文化素质相结合的育人原则,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从事舞蹈教学、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

(2)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a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强化社会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b凝练本专业发展方向,使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科学一致,形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和特色。构建术科与文史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教学与活动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c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勤创新、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形成新的课程群、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d实施导师制,强化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建立导师责任制,利用专人分班负责、分人负责的方式,坚强对学生课内、课外既教书有育人的指导和管理力度。

e实施充分的课选制,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利用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跨学科、跨专业选修等方式,为学生开辟自主选择课程的平台。

f开展创新教育。建立创新激励制度,设立专项基金、创新实践等手段,加大对学生们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3)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

a优化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理解各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把握各种舞蹈的素材和风格,构建学科基础教育、通识教育以及能力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建构术科与文史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教学与活动结合的课程体系。

b加强课程建设。以表教合一、表导合一、史教合一的新思路,调整课程模块结构;学生除主修舞蹈专业课程外,还需选择一种乐器或美术作为辅修,开拓学生们知识领域和就业平台;注重对交叉专业或边缘学科新课内容的建设。

c加强教材建设。以特色为中心,以不同层次形成相互接续的链条,并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相关教材和辅助性教材建设。

e积极培养学生们创新精神。要积极为学生们的创造性学习开辟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指导和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们到生活中去体验、去观察。去寻找舞蹈素材进行创意设计,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

f采取联合办学形式,创造艺术实践平台。采取联合办团、联合办学形式为学生创造艺术实践平台。不但解决地方文艺团体演员短缺问题,又为学生艺术实践创造了平台。

g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学生的培养,还要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这里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教师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能胜任本职工作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较丰富的综合知识和运用能力。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只有具备广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本领并善于接受和及时消化,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厚积薄发,将新知识,新观念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开阔视野,面向世界,把握未来。

舞蹈教研室主任:蔡秀娟

上一条:关于做好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音乐学院“破解两个难题”研讨会胜利召开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   邮编:750021 学院办公室  0951-2061989   学生办公室  0951-2061992   教学科研办公室0951-2061964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音乐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