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9月29日晚,宁夏大学在德艺楼成功举办"同心铸梦 乐润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音乐会。校党委副书记韩惠丽,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朱学军等领导出席活动,与全校四百余名师生代表共同观看了这场融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音乐盛宴。

音乐会在一曲富有民族团结气息的民族器乐合奏中拉开帷幕。上半场"华夏国风,丝竹和鸣"集中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西南地区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到江南水乡的《茉莉花》,从湘西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到山西民歌《走西口》,同学们用真挚的演绎展现了中华民族"五个共同"的深刻内涵——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


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张鹏珍在中场环节进行了精彩讲解。他以"音乐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系统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并通过梳理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脉络,展现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 张鹏珍老师指出"正如甘肃松鸣岩'花儿会',各族群众以歌会友、以曲传情,这正是民族团结的真实写照。他强调,音乐在凝聚人心、增进认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半场"梨园精粹,塞上高歌"将演出推向高潮。戏曲联唱《苏三起解》《刘海砍樵》展现了中华戏曲的独特魅力,而宁夏本土"花儿"《妹妹的山丹花开》《眼泪花花把心淹了》等节目,以其高亢悠扬的唱腔、质朴深情的表达,生动诠释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这些由多民族共同传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

音乐会在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声高唱《爱我中华》的雄壮歌声中圆满落幕。整场演出以艺术为媒,深化了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情感,充分展现了学校在相关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扎实成效。面向未来,宁夏大学将继续创新载体与形式,引导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力量。
